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 本文对 中国 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 现代 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究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 进展 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展战略;技术路线 一个国家所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由其 历史 背景和资源条件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同样,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选择什么道路,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它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进展的一般 规律 ,又要把握时代特征和国情、资源禀赋,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进展战略和技术路线,这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进展,农业 经济 增长的速度不断提高, 科学 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农业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农业进展趋势看好。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中国农业进展的科技水平还不高,经营效率还较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低水平生产力现状。 (一)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资源短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业经济进展 土地资源的充裕与稀缺和人均耕地的多寡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实现难易程度的关键。据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1996 年我国耕地总面积是亿公顷,到 2025年底已降为公顷。而在土地资源锐减的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却很快,尤其是 农村 人口增长很快。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增加 600 多万人,加上近年来 工业 化、城市化建设的快速进展,今后即使实行各种措施保持耕地面积不再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仍会呈现减少的趋势。在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进展,也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2、一家一户的家庭经营,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进展 首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