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1页
1/27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2页
2/27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_第3页
3/27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2.岩画:岩画是古代描绘或者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3.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4.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壁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5.“迁想妙得”:“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6.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出身世族家庭。少年时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他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他在绘画及文学方面艺术方面才华横溢。有绘画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在艺术上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传神写照”7.张僧繇:江苏人,生于南齐时期,主要艺术活动在整个梁代。他所制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他在我国绘画艺术进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8.“畅神说”: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畅神说”使中国画“以神写照”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9.“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既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10.《五牛图》: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韩滉的作品。在这幅横卷上,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形态的黄牛,其中有所谓“步者、 者、纵 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朴实的艺术风格。11.《历代名画记》:唐代张彦远著。此书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绘画通史,文章体裁新颖、材料丰富,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全书共分十卷,内容大致包括四部分:绘画的进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1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他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