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区划(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整理文章结构导图区划分类单位的原则具体进行区划三个自然区第一级单位 热量的地域差异 湿润情况第二级单位 代表性的土类、植被第三级单位 地形的生物气候特征区划的作用 综合自然区划就是根据地表自然界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根据划分出来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进展与分布的规律性。因此,划分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个符合我们目的的区划分类单位系统。划分自然区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组合若干自然情况有某些相似性的区划单位,以便与世界及亚洲区划系统相衔接,另一方面是帮助我们理解热量带在不同自然区具有不同意义的手段。 划分一贯遵循生物气候原则,就是根据气候与土壤、生物、农业的相关性来划分单位,拟定界限。所考虑的规律主要是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反映。 一、三个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二、(一)六个热量带和亚带。热量带活动温度总合(℃)最冷月温度(℃)植物土壤赤道带9500各种热带植物热带8000~9000>16热带季雨林砖红壤亚热带4500~80000~16亚热带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混生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红壤、黄壤、黄褐壤暖温带3200~45000~-8(有季节性冻土)落叶阔叶树,完全没有常绿阔叶树棕色森林土、褐色土。黑垆土和棕色荒漠土温带1700~3200-8~-24喜热植物,不适宜栽培棉花和冬灰化棕色土、黑钙土、棕钙季作物:水分充足地域为针叶与落叶阔叶树混交林,此外为草原和荒漠土,灰钙土与灰棕荒漠土寒温带<1700(零星分布永冻层)落叶松林微酸性棕色灰化土注:青藏高原区,活动温度总和除少数地区外,都在 2000℃以下,大部分地区可能还不到 1000℃,少数山地顶部在雪线以上。所显示规律是垂直地带性,在4000 米左右为暖温带,4000 米以上至 4200 米为亚热带。(二)湿润状况寒温带只有湿润地区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由东向西依次排列。干旱地区面积最大,约占全带的一半。湿润地区的西界干燥度较低,在 0.75 以下。春季湿润而夏季干旱,植被以短命植物占优势。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蒙新高原区只有干旱地区。在青藏高原区,有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亚热带除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部格外,均为湿润地区。但在东经 103 度以西,西南季风是气候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冬季干旱,由于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