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事故的预防人为事故在工业生产发生的事故中占有较大比例。有效控制人为事故,对保障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人为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是在讨论人与事故的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与构成事故的要素,因此,要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的发生,依据人的安全与管理的需求,运用人为事故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原理联系实际,而产生的一种对生产事故进行提前预防、控制的方法。1.人为事故的规律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不仅是促进生产进展的决定因素,又是生产中安全与事故的决定因素。在第二章中我们已清楚地揭示了人方面是事故要素,另一方面是安全因素。人的安全行为能保证安全有序生产,人的异常行为会导致与构成生产事故。因此,要想有效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人的预防性安全管理,强化和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改变和抑制人的异常行为,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以此提前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 表 1 为揭示了人为事故的基本规律。 在掌握了人们异常行为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转规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人的预防性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从产生异常行为表态始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其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有效预防人为事故,必须做好劳动者的表态安全管理。例如,开展安全宣贯教育、安全培训,提高人们的安全技术素养,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从而为了更有效预防人为事故的发生提供基础保证。 (2)从产生异常行为动态续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其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必须做好劳动者的动态安全管理。例如,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等,促使人们的生产实践规律运动,及时发现并及时改变人们在生产中的异常行为,使之达到安全生产要求,从而预防、控制由于人的异常行为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3)从产生异常行为外侵导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其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还要做好劳动环境的安全管理。例如,发现劳动者因受社会或家庭环境影响,思想散乱,有产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时,要及时进行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不足之处,消除后顾之忧等,从而预防、控制由于环境影响而导致的人为事故的发生。表 1 人为事故规律异常行为系列原因内在联系外延现象产生异常行为内因一、表态始发致因1.生理缺陷耳聋、眼花、各种疾病、反映迟钝、性格孤僻等。2.安技素养差缺乏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