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1.1 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1、通过建立公平且有竞争性的薪酬管理体系,吸引和留住公司的核心人才和关键人才,保持公司在行业中和市场上的人才竞争力。2、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积极地改善工作业绩和提高工作效率。3、通过对不同岗位采用不同的薪酬策略和薪酬模式,使公司薪酬水平既有竞争性,又能合理控制人力成本,从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1.2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1、体现岗位价值原则:员工的薪酬收入要体现三方面价值:岗位价值、个人能力价值、绩效贡献价值;2、弹性多级档原则:要打开晋升和下降通道,员工的薪酬要能升能降,并有一定的规则;3、绩效挂钩原则:要将员工的薪酬收入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将绩效考核落到实处;4、兼顾稳定性原则:要体现出学历(知识)和司龄(忠诚)的价值。 5、重点岗位倾斜原则:要加大不同职级岗位的薪酬差距,重点激励管理人员和关键骨干员工。1.3 本制度的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项目部的所有正式员工。不包括实习生、临时工等人员。第二章薪酬结构1.4薪酬结构划分薪酬总额固定薪酬浮动薪酬津补贴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年终考核奖金销售提成奖金项目效益奖金特殊贡献奖金补偿薪酬岗位标准工资奖励薪酬1.5岗位标准工资1、岗位标准工资是从岗位价值和员工的经验积累方面体现了员工的贡献。员工的岗位标准工资主要取决于当前的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在工作分析与岗位评价的基础上,以评价的结果作为确定岗位标准工资等级的依据,采取岗位分级、级内分档、一岗多薪的方式确定各员工的薪级薪档。薪级“对岗不对人”,各岗位之所以对应不同的薪级主要取决于岗位价值,薪档是在“对岗”的前提下“对人”,通过每年的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上下进行浮动。2、岗位标准工资分为 1 到 12 级,每级又分为 1-8 档,1 级 1 档为最低级最低档,数字越大,薪级和薪档越大。3、岗位标准工资在员工的薪酬结构中体现为三部分,一是基本工资,二是岗位工资,三是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基数占岗位标准工资的比例根据员工所在岗位序列的不同,也略有不同,具体占比见下表: 序号具体岗位绩效工资基数占比1各部门总监、项目经理以上岗位30%2各部门经理、主管和一般员工20%1.6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为了保障员工基本生活而发放的薪资,不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也不随企业经营效益变化的薪酬,每月根据考勤发放,公司所有员工的基本工资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