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指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个: ——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它们; ——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包括现场预案(企业预案)和场外预案(区域预案)。 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和分析、预案编制、预案演习三个阶段。 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和分析 企业首先应对所属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辩识,然后确定和评估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导致的紧急事件,根据分析结果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应根据我国重大危险源辩识标准GB18218–2000 进行。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辩识结果如实填报政府部门制作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表,作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事故应急预案的依据。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潜在事故分析,不但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企业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下述内容: ——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 ——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间; ——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破坏程度如何; ——事故之间的联系; ——每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要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以便在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从生产厂家索取危险物质说明书以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1.编制时的注意事项 在重大危险潜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 编制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对每一个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2)企业应进行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3)对于一个只有简单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观察并要求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上报应急机构,由应急机构实行相应的措施; (4)对于具备复杂设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就应更具体。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 还应包括下述内容:1)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估;2)制定与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3)在存在重大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4)任命现场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