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扩能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探讨某炸药厂从国民经济进展的全局出发,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优势,于 2025 年对原三硝基甲苯(TNT)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利用闲置的原硝化厂房中的一半场地和设备,建成了 10 万吨二硝基甲苯(DNT)的生产线。2025 年为满足生产需要,拟对另一半闲置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增加 10 万吨 DNT 生产能力。1 项目概况 本次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以该厂 2025 年改造投产的 10万吨 DNT 生产线为类比现场。该生产线与本技改项目在同一厂房内(207—1 厂房),厂房为封闭式结构,横向跨度 10 m,长 90 m,呈东西布置,东侧为已建 DNT 生产线,西侧为拟扩建生产线,皆为直线排列。新增的这套年生产能力为 10 万吨的硝化装置,其设备型号与已有的完全相同。 尽管类比装置与拟建装置生产规模均为 10 万吨,两者所使用的原辅料、生产设备及工艺基本相同,但由于共用一座厂房,技术改造后存在噪声叠加等问题。为了使本次预评价工作能够更接近扩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对类比现场实测后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分析,并在项目竣工后对此结果进行了验证。2 方法2.1 检测点设置及检测频率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测点设置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法律规范》(卫生部卫监发[2025]63 号)中的设置原则进行布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检测采纳定点短时间采样,在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作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时段,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2.2 毒物测定方法 毒物采样用 QC-4 防爆型大气采样器,根据 GBZ159-2025《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采样法律规范》;依据 GBZ/T160.29-2025,GBZ/T160.74-2025,GBZ/T160.42-2025《测定方法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相应化合物的检测》。2.3 噪声测定方法 噪声测定用 TY-9600A 型精密声级计,根据 WS/T69—19966 作业场所噪声测量法律规范》进行。3 结果3.1 工艺流程 用作类比的 10 万吨 DNT 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与拟评价项目相同。其工艺特点主要是利用硝化反应,以甲苯、浓硝酸和浓硫酸为原料在串联的釜式反应器内分两步进行反应,依次通过Ⅰ段、Ⅱ段硝化机,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MNT)和 80/20DNT,最后流向中和工序。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 MNT、DNT、氮氧化物(NOX)。另外,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机泵运转、送排风管道中气体流动产生噪声。3.2 设备布局 扩能前,原 10 万吨 D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