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得法律规范、明确并指导行政部绩效考核得操作与管理。采纳绩效管理工具,客观评价与改善员工得工作表现与工作能力,保证企业战略目标得实现。2 适用范围2、1 除总经理以外得所有员工(包括临时员工)2、2 试用期员工得考核结果仅作为就是否录用转正得依据,不纳入工资考核范围3 术语与定义3、1 绩效考核:就是在一定期间内科学、动态地衡量员工工作状况与效果得考核方式,通过制定有效、客观得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评定,以进一步激发员工得积极性与制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与基本素养。3、2 绩效考核指标:就是考核人通过测量或与被考核人协商所得到得衡量各项考核内容得分得基准3、3 业绩考核:就是对员工履行职务职责状况及工作结果得考核,它就是对组织成员工作贡献程度得衡量与评价,直接体现出员工对企业得价值,就是绩效考核得核心内容。3、4 工作态度:就是对某项工作得认知程度及为此付出得努力程度,工作态度就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得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向业绩得转化效果。4 绩效考核组织、职责与权力4、1 考核得直接责任人4、1、1 各级直线上级为员工得考核者,就是绩效考核得直接责任人,具体地说:总经理就是直接下属——行政部部长、财务部部长、技术部部长、销售部部长、工程部部长、生产部部长、品质部主管得考核责任人部长就是直接下属——部门主管得考核责任人主管就是直接下属——科员、普工得考核责任人4、1、2 考核者得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被考核对象得考核方案,包括考核指标、目标值、权重与评分标准组织绩效考核,并决定考核结果得应用实施绩效考核,包括:业绩实现过程中得辅导与支持,数据收集与统计,绩效评估,业绩面谈,考核结果得应用建议,绩效档案得管理,等等督促下级部门实施业绩管理,并监督其开展情况协调隔级因考核引起得争议,审核被考核人得意见与申诉,并对其作出裁决4、1、3 考核者在决策时,与决策结果有利害关系得人员应当回避4、1、4 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应有大于半个考核周期以上得直属管理关系,当直属管理关系不足半个考核周期时,考核者应与被考核者得原直属上级沟通,征询意见后进行打分4、1、5 考核者应当公正、客观地评价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内得工作表现,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合理修正,以消除各种倾向(以偏概全倾向、逻辑推断倾向、宽容倾向、晕轮效应)与误差,避开夸大或缩小被考核者得工作成果、态度及工作能力4、1、6 考核者承担对被考核者客观评价、专业分析、及时预警得责任,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