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体位引流及排痰技术【定义与目的】1、定义 体位引流是指人体肺部分泌物的重力引流,配合使用一些胸部手法治疗,如拍背、震颤等,获得临床排痰效果的方法。治疗者可参照 X 线胸片跟踪肺内分泌物的方法,并通过血气分析检测肺内分泌物清除效果,提供氧合的客观数据。2、目的 利用重力原理,改变患者的体位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利于改善肺通气,提高通气血流比值,防止或减轻肺部感染,维护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改善患者肺功能。【应用范围】1、身体虚弱、高度疲劳、麻痹或有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肺内分泌物者。2、慢性气道堵塞、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性肺脓肿。3、长期不能清除肺内分泌物,如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患者。【禁忌症】1、年迈及一般情况虚弱、无法耐受所需的体位、无力排出分泌物。2、抗凝治疗。3、胸廓或脊柱骨折、近期大咯血和严重骨质疏松、急性心肌梗死。4、颅内高压、严重高血压病、生命体征不稳定。【操作准备】1、环境:空气清洁,宁静。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2、患者准备: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同意配合。3、训练者必要时戴口罩。4、用物准备:病床和治疗床、枕头。5、训练前的体格检查和功能评估。【操作流程】 【操作要点】1、体位引流确定有效医嘱听诊确定引流部位正确的体位排痰姿势指导更换体位姿势协助清除分泌物协助叩击震颤观察病情引流效果安置患者效果评价记录评估 解释⑴ 排痰前讲解体位引流的目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让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⑵ 采纳触诊、叩诊、听诊器听诊等方法推断患者肺部哪一段痰液需要引流。⑶ 将患者置于正确的体位排痰姿势,并且尽可能让患者舒适放松,应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及表情。病变部位摆放于高处,以利于痰液从高处向低处引流。⑷ 根据病变部位实行不同姿势行体位引流。如病变在下叶、舌叶或者中叶者,取头低足高略向健侧卧位;如病变位于上叶,则实行坐位或其他适当姿势,以利于引流。⑸ 引流过程中,可结合手法叩击等技巧,如有需要,应鼓舞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咳嗽。⑹ 若引流 5-10min 仍未咳出分泌物,则进行下一个体位姿势,总时间不超过30-45min,一般上、下午各一次。评估引流效果并记录。2、叩击、震颤⑴ 叩击:是体位引流中常用手法技巧,借助叩击机械原理,促使粘稠、浓痰脱离支气管壁,移出肺内液。治疗者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