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校沟通的七个步骤家长和老师互相埋怨是司空见惯的家长们责备老师教学水平 不高,而老师们则怪罪家长家教不严。其实,要使孩子学习好,得通 过学生本人、家长和老师“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且特别要求家 长和学校的默契配合。一、良好的开端及时了解孩子学习。你的孩子成小学生了,最好花上半天时间观 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级。对本学期开设的课程、老师有何要求、要读 哪些书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孩子不缺课。有的家长喜爱自作主张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一 一有时带孩子去旅游啦,有时全家外出走亲戚啦,对此老师们无不感 到头痛。因为其结果不仅使孩子荒废学业,而且让孩子从家长那得到 一个“信息”一一上学原来并不那么重要!坚持正面教育孩子。孩子们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往往学习顺利, 因而每天让孩子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一次“成功”显得十分有必要。注 意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特别留意他的进步(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不 要吝惜表扬。假如孩子犯了错,也千万不要用侮辱和讽刺的办法。处处显出关怀。你问孩子:“今日你在校干了些什么事? ”孩子 也许会回答:“没干什么。”你不妨再深化问些具体问题,以便孩子作 答。这些“问答”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而 且还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时时处处都关怀着他,从而促使他严格要求 自己。二、与老师配合默契不要乱评老师。假如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不算老几”,那么学生 的学习无疑大受影响。因此,千万别在学生面前妄评某老师“太严” 啦,某老师“太噜嗦”啦,或者某某老师“没有水平”啦等等。要是 你对某老师确有意见,最好径直找他提出。假如有必要,还可请校方 出面帮助解决矛盾。不要过分看重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分 数的好坏常常与试题的难易、学生的临场发挥的好坏等偶然因素密切 有关。作为家长,向老师了解的不仅是分数一一诸如孩子的学习主动 性、学习态度、作业情况、突出的优缺点和品德表现等都应列入必须 了解之列。那种“只问分数、不及其余”的做法实际上是十分片面的。常与老师“互通情报”。这可帮助老师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 理解学生。如,你可向老师“提供”孩子单独学习还是集体学习效果 较好,他喜爱什么课程,家中最近是否有人生病或发生了诸如父母离 异、家长失业、搬迁等可能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种种“变化”。及时反映、切莫等待。假如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可别等到 下次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