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内的报废管理计划一、前言从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其他网省公司的应用情况和先进经验,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行维护、技改报废等以价值为核心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探讨,为企业进一步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二、资产管理现状和面临问题(一)职能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需要基于职能的资产“分段”管理,使各部门有不同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侧重点,造成资产管理目标不完全统一、造成各阶段的信息不对称,难以适应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需要。原因在于:一是各阶段、各部门管理信息无法共享,反馈评估机制不健全,部门只注重局部利益及本部门的考核指标。二是工作衔接不够有效,业务流程设计不够精细,制度、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或冲突,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和管理成本增加。三是资产管理欠缺“全过程”评估,更注重某个时间点或某段时期的成就。(二)运维成本高造成一线员工人员短缺目前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运行维成本过高,同时也造成了一线运行员工人员短缺,为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了隐患。电网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维、报废等各个阶段由各相关部门分头管理,导致规划、设计、采购、建设上,注重对初期投资的控制,对整个电网在寿命周期中的效益和成本缺乏统一的考虑,生产运营单纯地追求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降低维护工作量,在安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较早更换故障率较高的设备,成本管理缺乏精细的运行成本核算。同时由于设计和设备不符合电网进展的需求,部分设计标准偏低造成设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或故障率大大加大。部分建设单纯追求工程建设成本最低而没有从资产运行整体成本考虑,降低了工程设计标准和设备水平,增加了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部分设备存在设计和质量方面问题,导致维修费用逐年增加,供电可靠性得不到强有力的保障。三、推动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充分认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迫切感粗放式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设备寿命短、更新换代快,技改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因此,开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对提高基础管理水平、运转效率和综合绩效以及人员素养,促进公司进展意义重大。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是管理上的一次变革,公司要在管理方式、工作机制、考核办法、企业文化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需要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