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作业1. 什么是公共管理?它有什么特征?农村公共管理的特征又是什么?1.1 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管理是指为了公益目的,由社会上进展起来的多元管理主体以及它们组成的网络结构,综合运用公私部门所提供的有效方式与方法,在公民广泛参加下,对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1.2 公共管理的特征公共管理的特征是其本质属性的反映。首先,公共管理呈现出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进展的特征。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进展,人们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讨论公共行政。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明显趋势,导致了公共行政学多元式的综合讨论方式。这种讨论方式强调各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的互补,运用各学科理论及其讨论方法来解释与解决公共行政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例如,罗森布卢姆提出公共行政就是运用管理的,政治的和法律的方法来履行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部分进行规则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为代表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把企业或私营部门经营的一些成功的管理方法移植到政府公共部门中来,主张政府应像企业那样引入竞争机制、树立顾客意识、视服务对象为上帝。胡德等为代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现代经济学和私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中吸取要素,以公共选择和交易成本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政府应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以“理性人”的假定为依据,提出政府公共行政应实行绩效管理;以成本-效益分析为依据,提出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与评估。多元式的综合讨论方式还使公共行政讨论由讨论行政环境的变化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到讨论环境变化后的行政结果,包括讨论如何改变公共服务网络结构、努力建造高绩效体系、更加关注顾客服务,从而使公共行政学理论讨论愈加重视公共项目、绩效评估、建立和进展新的公共责任机制等公共行政的方法与技能。其次,在全球化的进展趋势下,公共管理所面对的公共事务与社会公众都具有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又使得公共管理具有综合性、现实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公共管理主体的广泛性。公共管理主体包括政府等公共部门、非盈利部门、第三部门和权威性机构等社会公共组织,而不是私人企业或私人机构。这个主体概念从管理活动的主体上区别了公共管理与私域管理。主体概念的联系性与运动性表明“公共”理念下的公共管理思想体系与私域管理思想体系的差异。任何缩小或无限扩大公共管理主体概念外延的做法,都会导致对公共理念和公共管理思想体系的损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