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思品封面(1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上饶市第十五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1)学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教案年 级: 六年级上册备课人: 高钰华总课时: 322025 年 9 月——2025 年 2 月信州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育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加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性的特点。其基本理念为:《品德与生活》基本理念《品德与社会》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3.要诊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要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1.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与有效性是本课程的追求。一、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是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老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1、学习课标。仔细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2、钻研教材。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老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3、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4、制订学期计划。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1)学校、班级情况分析;(2)全册教材分析;(3)学期教学目标;(4)教学重点措施;(4)教学进度安排。 二、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老师要仔细备课,做到上课必须备课。1、制订单元计划。通读单元教学内容,理解单元的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教学计划写在单元备课前,内容包括:①单元名称;②单元教材分析;③单元教学目标;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