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湿地灌溉污染生态修复案例本案例位于上海市白牛乡贤片区,是 2025 年原国土资源部“长三角地区生态化土地整治工程模式”课题的部分调研成果。一 区域概况项目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的西侧,地处太湖流域碟形洼地的底部,地势低平,河道成网,以种植水稻为主。项目区总面积708.45 公顷,涉及陈堵村、许家草村、林建村、南杨村 4 个行政村共1127 户。白牛乡贤片区位于项目区内,属林建村,占地达 5 万余平方米,片区南侧为总面积约 42000 平方米的白牛塘水系,现由 7 个养殖塘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组成。中部为水稻田种植区域,是撤村复耕之地,北侧含部分整治后未拆除的农村宅基地。二 存在的不足分析1)水系污染严重,自净能力较差。片区水体总体表现为淤泥层厚,水色缺乏自然,表面漂移少量油污。局部水体因流动性极低形成死水,有轻度臭味。造成水质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①面源污染严重。主要是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当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造成的外源污染;同时水体底泥污染、鱼类饲料过度投放及水生动物排泄物等内源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②自净能力较差。水系内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自净能力较差。2)农田效益不佳,蛙类多样性较低。农田湿地内农用地布局比较规整,成网格状肌理,以稻田为主,但稻田产量不高,景观效益欠佳。目前,田内仅发现泽陆蛙、中华蟾蜍、饰纹姬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 5 种蛙类,物种多样性较低,且种群数量较少。3)道路坑洼不平,道林成分单一。田内道路坑洼不平,片区路面主要以水泥硬化路面及不平整土路为主,缺乏自然美感。道林分组成单一、结构简单,仅分布有少量水杉、构树,林下缺乏灌木与草本层配置,植物多样性较低。4)农民脱离生产,乡村活力不足。片区处于上海远郊农村,在城市辐射作用和吸纳机制影响下,人口和资源渐渐往城市单向流动,农民脱离生产,身份非农化,大量劳动力资源投入城市而非改变乡村面貌,导致了村庄进展的相对停滞。村庄演变成退养之地,主要为老年人生活休闲和居家养老场所,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乡村活力不足。三 污染阻隔工程概况根据示范区农田污染调查结果,综合考虑各种水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经济技术可行性,并结合讨论区地质、水文和农业种植制度,最终确定采纳人工湿地技术治理农田灌溉水污染。在示范区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