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要点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要点_第1页
1/8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要点_第2页
2/8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要点_第3页
3/8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2025 )要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户外运动的兴趣与日俱增,相应的冻伤患者数量有所 增加,冬季户外滑雪者冻伤发生率可能高达 20.0% ,登山者的冻伤发生 率高达36.6% ,但大部分症状较轻。寒区和航海军事医学中,冻伤一直 被认为是导致非战斗减员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各临床专科医院对于 冻伤的救治主要针对后期出现的创面或者组织器官坏死,而在院前现场救 治与转运、院内早期处理上存在认识上不同步、方法上不统一的情况。鉴 于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烧伤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冻伤领域专家,讨论并 编写本共识,用以指导一线抢救人员和专科医师,形成法律规范、统一的救治 流程。一、冻伤的发病机制、分类、诊断及预防(一)冻伤的发病机制冻伤指在寒冷、潮湿或有风的地带工作劳动时,由于低温或机体长时间暴 露在寒冷环境下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温度下降而发生的损伤,是严寒地区或 从事低温下作业人员的常见急症,其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 受冻时间以及人体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通常冻伤经历 4 个相互 重叠的病理反应过程:冻结前反应、冻结融化、血液淤滞、坏死。冻结 前反应是局部组织温度下降,伴随血管收缩、缺血,而尚没有冰晶形成的 过程。温度下降导致神经缺血,造成局部感觉过敏或者感觉迟钝。(二)冻伤的分类与诊断非冻结性损伤常常发生在手、面颊、鼻、耳等暴露部位。发生非冻结性损 伤时,组织细胞内冰晶尚未形成,出现短暂的麻木和皮肤苍白,经复温后 症状消逝。但假如不进行妥善处理,损伤持续加重,将进展成为冻伤。冻 伤可根据冻肢融化复温后的表现程度进行分类,目前公认的是 4 度分类法:(三)冻伤的预防主要的保护性措施有: ⑴对身体和头部等进行包裹隔热,保持足够的 中心体温柔机体含水量;尽早脱离寒冷环境,避开低温持续作用,及时 脱掉被冰雪浸湿的衣物,实行保暖措施,如换干衣物、手套、袜子、毛毯 等;(2)最大限度避开一些能够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的药物使用或者处 置,比如血管扩张药物、酒精等;(3)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4)常规 性检查寒区作业或运动的人员有没有发生手、脚、颜面等麻木、痛苦或者 感觉异常,感觉麻木是冻伤发生的预警症状,假如不及时处理,将进一步 进展为冻伤;(5)在高原等严重缺氧地区,应给予足够的氧气;(6)进 行适当活动,以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速度,有效维持外周血液灌注, 但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冻伤早期的临床诊疗全国专家共识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