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 诸佛庵镇中心小学陈俊一、依纲据本说教材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第一课时。关于分数,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安排了分一分、比大小、吃西瓜这些内容。学生已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一些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为后面学习、运用分数知识做好铺垫。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再认识》,一个“再”字,就明确的告诉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的相比,是有深度的。一方面表现在,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表现在,要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涂一涂、拿铅笔、说一说等活动,体会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从而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进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通过学生参加具体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主要是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课前需要准备相应的课件、三盒铅笔(数量分别是 8 支、4 支、8 支)、每生一组方格图 二、联系实际说教学法“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基于以上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自主思考,质疑评价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通过涂一涂、拿铅笔、说一说等活动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进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生命价值,体验学习的欢乐;教法的选择则以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以达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共同进展。三、体现课标说流程根据我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把本课教学预设为以下几个程序:(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非常必要。所以此环节安排了 3 个内容:①猜谜语。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新课,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