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探对交通事故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

初探对交通事故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_第1页
1/6
初探对交通事故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_第2页
2/6
初探对交通事故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_第3页
3/6
初探对交通事故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交通事故处置已成为消防部队执行抢险救援任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和常见。交通事故一般会造成人员持续一段时间被困,由此产生的焦虑、生气、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救助行动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其后期康复。因此应急性、有效的心理救助无论是从事故处置的标准化,还是从行动的人性化来说,都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纵观当前各地消防救援,基本上是技术救援,心理救助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本文结合广西梧州市近几年以来出现的交通事故救援,展开初步论述。一、交通事故中被困人员的情绪症状交通事故一般是由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和路面路边物体瞬间剧烈相撞造成的事故,由于碰撞的强度十分之大,车辆多数被困人员的身体会造成损伤,如:大量出血、肢体断离,开放性外伤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处于一种心理应激状态,这种状态可使当事人出现各种情绪反应,一般具体表现为焦虑、生气、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1)焦虑:典型的焦虑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躁、恐惧、易激惹等不良的情绪。在这种焦虑情绪影响下,被困人员可以出现面容僵硬,眉头紧锁,无法保持宁静,肢体可出现抖动及其他无意义的动作,如烦躁不安、身体抖动、握拳弄指、动作刻板重复等。严重时可出现惊恐发作,表现为恐惧,有濒临死亡的感觉,觉得一切都无法控制,惊恐发作时,还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慌、出汗等症状。如 2025 年梧州夏郢镇村公路发生一起农用车坠入路边鱼塘的交通事故,当地干部群众自主救助无果后才拨打 119 请求消防救援,因为耽误时间久,被困人员焦虑心理加剧,当消防人员到场展开救援时,一度出现被困人员身体剧烈扭动抗拒配合的现象。(2)恐惧: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存在的特定危险或威胁的躲避情绪。适度的恐惧有助于个体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引起警觉,从而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便积极应对所面临的突发状况或灾难。但是,若面临突发的灾害情境时,被困人员往往不知所措,内心会被恐惧笼罩,缺乏战胜危险或难关的信心。还会产生明显的心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颤抖、尿急、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若这种恐惧伴随时间较长,则对被困人员造成心理损害的程度就会特别大。2025 年岑溪“7.24”特大交通事故中,数名乘客在撞车时当场死亡,其余被困人员由此产生了极度的心理恐慌,有几人甚至数次休克。(3)抑郁:抑郁是在灾害事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探对交通事故被困人员的心理救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