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师大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北师大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1页
1/41
北师大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2页
2/41
北师大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_第3页
3/41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第一讲 弥尔顿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17 世纪英国和欧洲最主要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政论家。成名作《圣诞清晨歌》风格清丽,音调铿锵,诗行整齐,彰显了诗人的心灵之美。《莎士比亚碑铭》——献给莎士比亚的最早颂歌之一。 《黎西达斯》标志着诗人风格的转变。小册子,如《论英国教会的教纪改革》(1641)、《论教会必须反对主教制》(1642)、《论出版自由》(1644)、《国王和官吏的职责》、《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建立自由共和国的捷径》三大诗作: 《失乐园》代表作。复乐园》史诗是对复辟时期那些坚持立场的革命者的歌颂,也是诗人自况。 《斗士参孙》。作者的自况。弥尔顿创作分期前期(革命前,1608~1639)主要作品为中、短篇诗作。中期(40~50 年代的革命时期,1639~1660)。这是弥尔顿的散文时期,其散文风格雄健、文笔流利,富于战斗性。晚期(复辟时期,1660~1674)《失乐园》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概揭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抵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 ,却毫不屈服,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 。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该诗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的崇高精神,是世界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部极重要的作品。 《失乐园》的故事梗概( Synopsis )叛逆天使撒旦因为抵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仍不悔改,负隅抵抗,为复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分辨善恶的树上的果子。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园。主题(Theme): 人类的堕落(Fall of Man) 撒旦对上帝的反叛 亚当和夏娃离开伊甸园撒旦和他的天使们永远以蛇身而存在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亚当、夏娃犯禁令,偷尝禁果而失去地上乐园的故事(取材于《旧约·创世纪》);另一条线索是撒旦抵抗天神,经过一场激烈的大战,失败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取材于《新约·启示录》)。二者的交叉点是撒旦诱惑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情节。 《失乐园》中的艺术形象撒旦。诗中最生动的形象,一个具有震撼力的艺术形象。他体魄魁伟,声音洪大。他蔑视最高权威,俨然一个威武不能屈的抵抗者。他具有领袖风范,得到众人的拥护。他不能忍受屈辱的奴才地位,“与其在天堂里做奴隶,倒不如在地狱里称王”。他意志刚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师大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