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定义(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1 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无明显埋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时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有明确埋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埋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3.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025 年全国医院感染调查显示,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大约为 5%。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模式正在调整: 多做干预,感控目的: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发病。没有干预(新技术、新方法、新流程),就没有改变。科学的干预方法:循证感控 少做监测,已经了解本底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完美”的监测永无止境,少做或不做意义不大的监测。转向目标性监测。强调过程监测比结果监测更重要。 常见医院感染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 S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BSI;胃肠道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干 预:医院内肺炎(HAP、VAP);泌尿道感染(UTI);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BSI) 手术部位感染(SSI);多重耐药菌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 30-45°;对存在 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6 小时一次;鼓舞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 1 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 75%酒精擦拭,每天 1 次;泌尿道感染:认真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