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阶段特征重要提示:1、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以唐代经济繁荣得原因为例,唐代经济繁荣得原因有: (1)国家统一,政局稳定;(2)统治者推行重视经济进展得政策;/民族沟通频繁得原因(3)民族间得经济文化沟通频繁;(4)对外得经济文化沟通频繁;(5)文化科技发达;(6)人民得辛勤劳动;(7)前代良好得经济基础。(这就是中古史归纳原因得一般公式,务请牢记)2、使用时注意结合课本,“阶段特征全录"只起梳理与归纳得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将相关课本得知识充实进来。第一单元 先秦(距今约 17 0万年前~公元前 22 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与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得出现与进展及解体,奴隶社会得形成(夏)、进展(商)与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得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得进展就是社会形态演变得根本原因 . 【基本线索】1、 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1) 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与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得“禅让”制,就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得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得原始民主制度。(2) 分封制与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得进展,成为地域空前广阔得奴隶制国家。(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得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得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秦国得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与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2、 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得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逐渐进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得定居生活. 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得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得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与牛耕得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得进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与牛耕得推广,封建经济初步进展起来。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得彩陶文化就是原始社会得文化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