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汇编

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汇编_第1页
1/19
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汇编_第2页
2/19
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汇编_第3页
3/19
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汇编(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强化记忆一、姓名、字、号1、姓名古人幼时命名,称名大致有四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2)称呼晚辈。(3) 用于介绍或作传。(4)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2、字成年 ( 男 20 岁、女 15 岁 ) 取字 ,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自己,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3、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陶渊明谥号靖节,欧阳修谥号文忠,王安石谥号文,范仲淹为谥号文正,王翱为谥号忠肃,左光斗谥号忠毅,史可法为谥号忠烈,林则徐谥号文忠。以上均为褒谥,而奸臣秦桧“缪丑”则是一种恶谥。4、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带“祖”带“宗”,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5、敬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令,意思是美好, (5)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6)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5、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6、年龄的称谓。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十三四岁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二、古代职官【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代文化常识高频考点汇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