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史学理论述评[i] 摘要:后现代主义的逐渐兴起给现代历史学的合法性所在特别是其所主张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引起许多历史学家的不满与反击;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还是有巨大贡献的,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书写中不太为人所知的面相,挑战史家去重新检查他们自己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也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历史、对历史讨论和历史书写的理解。但也有其自相矛盾之处,而且史家在实践中不可能完全根据后现代主义的宣称来讨论历史,现代主义的史学观念依旧有其生命力,它与后现代史学理论完全可以互补长短、相得益彰。 关键词:客观性;真实性;文本;权力;后现代主义 人类的经验可以被无穷地诠释和接受,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和解释从来就不会静止,“盖棺论定”实在是个早该被重估的观念,所谓“诗无达诂”、“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是也,“历史之所以不断地要改写,是因为人们的史学思想是不断地在改变和更新的。”[ii]每一代人都需要用对于自己时代最有意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掌握和讨论历史,因而,自从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历史学的讨论范型就已经历了许多方向性的转变,特别是在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其讨论范型就经历了“社会科学化的转折”和“计量化的转向”“女性史学的转向”等阶段,但不管如何转变,还是有没有改变的东西——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历史学家认识过去的基本方法没有受到挑战,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新理论、新方法,去讨论诸如性别、妇女、文化等新主题——实证主义和理性分析依旧是史家的最后立场,然而,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一切都不再一样了,揭竿而起的后现代主义对史家只有用实证和理性分析才是历史认识之路的立场开始了质疑,当然,这个质疑并不只限于历史讨论领域,它几乎已经扩展到所有的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影响了所有存在思想生命的领域。[iii]这即是所谓的“后现代转向”,如荷兰史学理论家安克斯密特(FranklinAnkersmit)所说:“就我们时代的哲学、艺术和文学中相应的趋向,后现代主义比任何其它解释都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说法。”[iv] 受此“后现代转向”的影响,当代西方史学的主要趋势也由现代主义史学逐渐向后现代主义史学转移,相比于文学、艺术等学科对“后现代转向”的反应,宣称要保持“价值中立”、以追求“客观性”和“真实性”为己任的历史学的这个“转向”有些姗姗来迟,可能是因为“后现代的历史思考是现代历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