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教育培训管理程序(7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1.总则1.1 制定目的:配合公司长期进展需要,培育人才,传授反恐 C-TPAT 基础知识、反恐 C-TPAT 对整个供应链的严格要求、经营管理、销售技巧、生产技术与维修技术等所必须具备的观念与技术,以扩展公司业务,藉以提供客户满意质量,达成公司经营之目标。1.2 适用范围: 1.2.1 本工作程序旨在对公司各项教育训练给予有系统有计划的推展、评估、检讨、改善、管理等作业,以落实教育训练工作;及强化再教育之训练,提升公司人员之工作素养。1.2.2 本公司全体员工均适用之。1.3 权责单位: 1.3.1 教育训练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委):(1) 负责全公司训练计划的实施、审核和考核工作;(2) 年度训练方案的执行,课程排期的调度管理;(3) 训练效果及文档资料的评核;(4) 教案审核/编写小组负责编写教育训练教本及其审核工作;(5) 行政小组负责各项文档资料管控; 1.3.2 受训人员(1)新进人员在试用期内必须按「教育训练内容表」完成课程训练;(2)直接人员依「季度教育训练计划表」完成课程训练;(3)间接人员含管理部、业务部、工程部、会计课、品管课、生技课相关人员培训均受此过程管制;(4)重点培训部门:保安部门、仓库、包装、财务、报关、业务、装卸人员; 1.3.3 相关部门:分析并提出教育训练需求,外部教育训练教材及讲义归档. 1.4 名词定义:1.4.1 派外训练:员工参加公司外部之讲习课程。1.4.2 职外训练:教委根据公司整体计划而制定的规定类文件、程序类文件和 5S 训练课程,或由社会上培训机构来实施培训;1.4.3 职内训练:各部门主管在各自的工作区间进行直接训练,课程排程由各部门自行拟定;1.4.4 教育训练:运用讲师知识告之受训人员,同时通过改变受训人员的知识、技能、态度,来提高其思想水平及行为能力,使其有适当的能力去处理现时担当的工作,甚至准备迎接将来工作上的新挑战。1.4.5 直接人员:直接关系到货物生产及出货安全的所有操作人员。1.4.6 间接人员:服务于生产的其他部门人员与直接监控生产作业的管理及品管人员。2.作业内容及培训大纲:1.反恐基础知识讲授,新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详细安排见《新员工岗位培训进度》表排程;2.提纲如下:一、 向所有员工说明进出大门及在厂区内佩戴厂证的重要性,旨在有效控制非准许人员进入本厂。二、 所有进出厂区人员的携带物品必须接受保安人员的安全检查,禁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