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体育旅游讨论现状及其比较分析(1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国内外体育旅游讨论现状及比较分析曹东 1,王浪 2(1.湘潭大学体育教学部,湖南 湘潭 411105;2.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摘要:为了推动体育旅游讨论的深化,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的概念、产品体系、特征以及讨论状况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我国体育旅游讨论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体育旅游讨论正朝法律规范化的道路进展,而国内体育旅游讨论仍处于初级阶段,需在比较、分析和归纳中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讨论成果,尤其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先进讨论方法及理念的讨论,并重点讨论体育旅游在我国的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进展、演进规律,为我国的体育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体育旅游;概念;特征;讨论现状;比较分析体育旅游与近代旅游业同步出现,近年来进展尤为迅速。在欧洲,早在1857 年,英国就出现了登山俱乐部。从 1967 年至 1989 年,世界体育旅游市场增长了 1300%[1]。在亚洲,体育旅游开发也受到了重视。日本、韩国等地以滑雪为特色之一的体育旅游很活跃;新加坡正在筹划将该国进展成为体育旅游中心[2]。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行业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自 1994年以来,中国的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 30%-40%的速度增长[3],2001 年,中国以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申办 2025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契机,将是年旅游 [作者简介] 曹东(1959-),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湘潭大学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主要讨论方向为体育教育与体育旅游。王浪(1980-),男,汉族,陕西靖边人,湘潭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2025 级硕士讨论生,主要讨论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与体育旅游。的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游”,从而促进了大众体育旅游的兴起,搭建了体育旅游的新平台。1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比较1.1 国外多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体育旅游的定义。1973 年,日本(财)交通公社出版的《观光事典》中,从时间的角度对体育旅游作了界定,认为它和移居、定居不同,“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 1 年”。Hall 指出体育旅游具有 2 种行为特征:通过旅游参加体育赛事或通过旅游参观体育赛事[4]。1995 年,原田先生根据体育旅游的目的,将体育旅游分为“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两大类[5]。1996 年,长积先生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