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 章(1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 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 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 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 城市类型增加3.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 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进展阶段。②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进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进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③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进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进展是重点。60%以上,官方预测为 70%(8 月 27 日发布的《2025 中国人类进展报告》预测,到 2030 年,中国将新增 3.1 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 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 10 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4. 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进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进展。①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②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③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进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第二章1. 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 整体观念和长远进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 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备”)③ 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 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进展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