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问题意识讨论阶段性小结(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培育学生问题意识讨论》阶段小结 李文兵我组从 2025 年承担了课题《培育学生问题意识讨论》的课题讨论工作。我们完成了课题讨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在第一阶段中,我们对目前学生问题意识现状作了一定的调查讨论,建立了课题实验设想,并撰写了讨论方案和实施计划。第二阶段,我们对课题方案作了修改,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基本的培训,教研组安排了讨论子课题并写出了实验方案,开展了初步的实验工作。之后,我们开展课题讨论的实践活动,包括教研组为单位的三课课活动、优质课竞赛、评课和其他讨论活动,期末进行阶段性小结,并注重了资料的收集工作。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分享思想、见识,知识、情感,过程、方法,求得新发现的共同进展过程。对教学而言,它意味着人人参加平等对话,意味着课堂气氛的和谐、合作意义的建构。它不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凸现学生主体性及制造性的过程。在讨论实践中,我们强调了老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过程的要素。形成了下面的一致认识。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为问题意识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的是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与学生平等沟通,使老师具有“亲和力”,使学生全员参加、全程参加、有效参加,使学生很好地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要公平地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思维,点燃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之火。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问题情景的创设,实质上是创设一种以激趣为前提,以思考为核心,以获得知识并形成制造个性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动学生的制造思维,驱使学生去回忆、想象和制造。1、运用电教创设情景。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纳电教吸引学生注意力,寓抽象的事物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使学生主动地自发地参加教学活动。2、借助图片创设情境。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于用语言讲清楚的内容。这时要利用形象的图片来渲染情景。栩栩如生的画面,易唤起学生的制造激情,学生易在激情中发现问题。3、精设导语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语,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学生受到新异的刺激,对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同样至关重要。4、师生良好的心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