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讨论摘要: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难以收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进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开展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讨论。结果表明,在絮状污泥颗粒化过程当中,污泥沉降性能和生物量明显提高;污泥胞外聚合物中蛋白质类物质含量提高了 5.3 倍,蛋白质类物质与多糖类物质含量的比值升高到2.64,证明蛋白质类物质浓度增加是活性污泥颗粒化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活污水经好氧颗粒污泥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 A 排放标准,出水 COD、氨氮、总氮和磷酸盐浓度分别为 30.1、3.8、12.3 和0.5 mg/L。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及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能随有机负荷与温度变化较小,且具备节约用地、不受地域限制、便于运转管理和节约运转成本等特点,适用于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同时,由于好氧颗粒污泥及其胞外聚合物中多糖类和蛋白质类物质含量较高,适用于回收污泥能源/资源,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水资源短缺使农业进展过程当中水瓶颈的问题日益凸显。近几年以来,干旱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的依赖越来越大,但是地下水资源十分宝贵,尤其是深层地下水的积累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采纳引水补给地下水可以缓解农业生产中缺水的现象,但是水源水量减少,引水能力有限且成本较高。基于上述因素,开发高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渐渐受到重视。在距离市政管网较近且具备施工条件的农村,其生活污水一般经市政管网收集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而人口较多的中心村和自然村一般会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然而,对于布局分散、地形复杂、污水收集和施工难度较高的农村,其污水处理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开发具备布局灵活、运转稳定、管理方便、成本节约和出水水质达标的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减轻环境污染具备重要意义。近几年以来,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因具备较好的泥水分离效果、较低的运转费用、较高的生物量和污水处理效能而被广泛讨论与应用。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胞外聚合物,这类结构致密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可以有效抵御污水水质及水量的变化,进而降低对微生物的侵害。基于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处理技术选择原则,笔者考察了利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分散型农村生活污水的前景。通过讨论絮状活性污泥的颗粒化过程,对揭示和完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具备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分析有机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