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初中学生数学课堂错误对待初中同学解题错误的态度 不少〔老师〕害怕同学出现解题错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老师只注重教给同学正确的结论,而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启发同学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长此以往,同学只接受了正确的现成的知识,而同学探究知识的能力却没有得到任何的锻炼,对错误的出现更是缺乏心理准备,看不出错误或是看出错误但改不对。持这种态度的老师只关怀同学用对知识而忽视同学会用知识和活用知识。例如,在讲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只注重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而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但后者对进展同学运算能力却更为重要。总之,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会给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老师对待同学的错误应该具有承受心理和宽容态度,事实上,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同学所犯错误及其对错误的熟悉,是同学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不断提出假设,修正假设,使同学对数学知识水平不断复杂化,并逐渐接近成熟的过程。所以说,错误不过是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能反映同学在数学学习的某个阶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终的实际水平。此外,正是由于这些假设的不断提出与修正,同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才不断提升。因此,显示错误是为了最后消灭错误,我们所说的承受与宽容也是相关于这一过程而言的。在教学中给同学展示的这一尝试修正的过程,是与同学独立解题的过程相吻合的。同学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结论,还能领悟探究和调试的过程,这对同学的解题过程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使同学学会分析,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老师具备这样的承受心理,持宽容的态度,才会耐心寻找同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并做出适当的处理。 培育同学优良的数学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育。培育优良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得帮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同学的个体差异,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错误是很正常的,同学假如一有解题错误,我们的老师就严厉批判和指责,这关于我们的同学很不利的,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使得他们原本自卑的心灵再次受到挫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努力的愿望。反过来,假如老师及时给予耐心的讲解与引导; 当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正确后,老师同样要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并因势利导,让同学自己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