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危险源 这些知识要掌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危险源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源头,进行危险源辨识是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法,也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企业应如何辨识危险源,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损害?【危险源与辨识】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即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对其性质加以推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提前进行预防,以确保生产安全。分类:在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被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必须实行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范事故的发生。一旦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就可能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限制措施被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程序】1.危险源调查进行危险源调查之前,应确定所要分析的系统,是针对整个企业还是某车间或某生产工艺过程,然后再对所要分析的系统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作业环境、操作情况、事故情况、安全防护情况。2.危险区域界定即划定危险源点的范围。应对系统进行划分,可按设备、生产装置及设施或作业单元划分子系统。然后分析每个子系统中的危险源点,一般将产生能量或具备能量、产生聚积危险物质的设备、容器等作为危险源点。然后以危险源点为核心,加上防护范围即为危险区域。3.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分析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存在条件分析包括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其他物品情况、通风等),物理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等),设备情况(如设备完好程度、设备缺陷、维修保养情况等),防护条件(如防护措施、故障处理措施、安全标志等),操作条件(如操作技术水平、操作失误率等),管理条件。触发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操作失误、心理因素等),管理因素(如不正确管理、指挥失误等)。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险源转化的各种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如气候条件参数变化,雷电、雨雪、地震等影响。4.潜在危险性分析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其表现是能量和危险物质的释放,因此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可用能量的强度和危险物质的量来衡量。能量包括电能、机械能、化学能、核能等。危险物质主要包括燃烧爆炸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危险物质。5.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