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在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一、学校要制订计划,安排时间,针对不同年级确定内容,加强对学生 的安全教育、文明守法教育、日常行为法律规范教育,使学生懂得文明守纪、安 全防范和自我保护。二、学生在校期间,包括课余时间,学校都应负起教育、管理、保护学 生的责任;应组织老师在学生进出、活动、学习、生活的场所值勤,避开一 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三、学校校舍、设施、设备、场地等应符合安全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活动环境。安全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一、为讨论讨论和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原则 上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二、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指示。三、负责安全的部门或同志应做好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四、对于突发事件,分管领导要及时召开安全会议;假如事情重大要及 时召开学校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并向教育局和分管领导汇报。五、对于一般性事件,要在行政会议上及时通报并讨论。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加强安全教育。体育老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 成运动损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 想集中、严肃仔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 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 事项。老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要加强运动安全保护, 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三、加强教学组织。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 中打闹、涣散的现象。四、体育老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 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五、体育场地和器材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 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体育老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 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场地、设备应 注意常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六、利用公路或其他公共场所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加强安 全保护,防止车祸、跌落、倒塌等事故的发生。七、进行铅球、垒球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仔细 保护。八、不得组织学生到非正式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