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就是指运用手法(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儿机体得穴位(特定穴)起到调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来达到防治小儿疾病得一种外治方法。小儿从出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得过程中,其生理、病理、辨证与治疗(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数、时间)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小儿得生理特点就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出生后,机体得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筋肉骨骼等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等,尚未发育成熟完善。脏腑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内脏精气未足,卫外机能未固,中医学谓之“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小儿另一个生理特点就是生长发育迅猛,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着完善成熟方向进展,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欣欣向荣,古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纯阳”。小儿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对水谷精气等营养物质需要迫切,因而常见“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小儿得病理特点就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若治疗及时易趋康复。由于小儿脏腑功能柔弱,对疾病得抵抗力较差,加之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外易为六淫侵袭,见易为饮食所伤,更不能耐受突然得强烈刺激,易受惊而病。小儿患病后病情变化迅速,邪气易盛,正气易虚,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调治不当,易生她变,使轻病变重,重病转危。由于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且病因单纯,又少七情得所害,在患病之后,若能调治及时,则好转也快,容易痊愈。 小儿推拿临床辨证以四诊八纲为基础,将临床所获四诊资料,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在四诊当中,以望诊为主,闻、问、切诊为辅。新生儿不会说话,较大小儿也不能全面准确地诉说病情,因此儿科又有“哑科”之称。在临床上问诊大多就是通过患儿家属间接进行得。闻诊虽然反映一定得病情,但也不够全面。小儿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就诊时多哭闹,气息易乱,造成切脉不易准确。只有望诊不受各种条件限制,反映病情比较可靠。从八纲辨证来瞧,小儿属“纯阳”之体,感受外邪后,易从寒化热,因而临床以阳证、热证、实证为多,虚实夹杂次之,纯虚证较少。临诊时应根据小儿得生理、病理特点,认真观察、辨证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得诊断。由于小儿得肌肤娇嫩,故在治疗操作时,一般要借助一些介质,如滑石粉、薄荷汁、冬青膏等,这些介质不仅有润滑皮肤、防止擦破皮肤,还有助于提高疗效得作用。临床选用介质时也宜辨证应用。 小儿推拿手法应用着重强调“轻快柔与,平稳着实”,年稍长得可参照成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