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学语文的好方法优良的自学方法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那么小同学如何进行自学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自学语文的好方法,供大家参照。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同学乐于自学 "兴趣和爱好是猎取知识的动力'。学习任何知识,首先应该对它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有要学习的欲望,那样才会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育同学的自学能力,必须使同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同学乐于自学。 这就要求〔老师〕善于结合知识的特点,运用启发性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培育同学自觉主动自学的倾向。 1、合理创设情境,使同学愿学。 例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为了促使同学主动参加学习活动,在课的开始从故事入手:有一天,猴妈妈从桃园里摘回了 8个大桃子。回家后,它把两只小猴子叫过来,将这 8 个桃子分给了两只小猴子。你们觉得能怎么分呢?怎么分更合理呢?同学这时各抒己见。 你们觉得最合理的是哪一种?"第一只小猴子分 4 个,第二只小猴子也分 4 个。' 为什么?因为一样多。这时结合同学回答讲解"像这样把 8 个桃子,分成两份,每份同样多,我们就说是把 8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 4。' 这样,通过故事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同学很快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也使同学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2、诱导同学思维,使同学乐学 例如: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数'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17+8'让全班同学动手摆小棒,通过小棒操作,探讨一下这一题的计算方法,同学通过操作,有的说:把 8 根小棒分成3 根和 5 根,先把 17 根和 3 根合起来是 20 根(2 捆),再加 5 根就是 25 根。 有的说:把 17 根小棒分成 15 根和 2 根,先把 2 根和 8 根合起来是 10 根(1 捆),再加 15 根就是 25 根。也有的说:先把 7 根小棒和 8 根小棒合起来是 15 根,再加 10 根合起来共是 25 根。同学各抒已见,那么哪种方法比较好呢?就让同学比较一下,结果同学发现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已经学过,都做得比较熟练,8+7 可以直接算出。 同学通过以上的学习得出结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把个位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这样,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就鲜亮地展现在同学面前了。 3、自我评价分析,使同学会学 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 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同学做出 64+4 ,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