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今日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从观察的角度写 "果真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望见生人,遍室张皇。'(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短短数语,把一个绝色少女的温柔、深情、差涩以至于手足无措的神情举止描述得形象生动。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惋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秃了顶的老婆子的滑稽装扮,寄寓了辛辣嘲讽。) 2、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孙权、刘备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人主',二人见了庞统都心中不悦,以此特别庞统相貌之奇丑。同时也暗寓下文"人不可貌相'之意。 3、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吴荪甫和赵伯韬决战前做了一个恶梦,醒来后)无意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吴荪甫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茅盾《子夜》)从来不肯认输的吴荪甫,此时已是个内心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和以前判假设两人的人了。 4、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篾洛夫即是一个"变脸'的行家,惯于见风使舵。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黛一方面 前、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更得脸谱变化的精神,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5、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一特点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一部小说说下来,孔明的指挥假设一,飘然仙仙的神情仪态,早已深深印在读者心目中了。 6、工笔细描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团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劲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干净,没有一些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分梳到后面,还坚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对周朴园的肖像描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