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新农村社老保制度重构提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国的试点,使 8 亿农民“老有所养”逐渐成为现实。从河北试点情况看,还 存在诸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难到位、新旧农保制度难衔接等 问题。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差异化、 非均衡式进展路径,加快试点工作的开展。关键词:新农保;政府责任;差异化29 年 12 月 23 日河北省召开了新农保试点工作会议,并 于 29年年底前经省政府批准印发了试点具体办法,新型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参保登记和基础养老 金发放工作全面展开。截至 2025 年 2 月 10 日,全省 18 个试 点县(市)共有 175.1 万人登记参保,收缴养老保险费 5.31 亿 元,适龄人员(不含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参保率 51.2%。18 个试点县(市)均已发放了首批基础养老金,58.8 万农村老年 人开始享受新农保待遇,发放率达到 75.9%,共发放养老金 5,123.82万元。根据国务院的部署,2025 年试点将扩大到全 国 23%的县。为加快新农保制度在河北省的推动,在总结各地 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新农保制度的建设应结合河北 实际,以差异化、多层次、复合式路径展开,加快制度重构, 以保证这项关系河北 4,0 万农民晚年幸福的惠民工程尽快 在全省展开。一、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行试点的新农保与 17 年前开始实行的由个人负担的“I 日 农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明确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 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但是,新农保在解决农村养老方 面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进展依旧任重道远。(一)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压力大,财务可持续性差。旧农保 之所以难以为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责任不到位。新 农保注重强化政府责任,基础养老金部分由财政出资,中央 和地方财政各分担一部分。这意味着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上 的巨大投入。如何保证地方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充分安 排资金对农民养老缴费进行补贴,将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当前,河北省张家、承德等地,县、乡财政基本上是“吃饭 财政”,入不敷出。假如仅简单地匡算新农保资金配套一项, 或许短期财政农保支付压力不大,但是考虑到近年来出台的 与民生相关的惠民政策,都要求地方政府给予“资金配套”, 如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每人每月 40 元,新农保每人每月 30 元,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低保县分担 10%,看起来哪项都 不高,但是加起来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