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狗来送稻——刘雯教案(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大班语言活动《小黄狗来送稻》教案 执教者:刘雯 2011/4/24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并培育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故事,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故事,培育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助人为乐并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难点:通过讨论故事,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准备:教学图卡组(故事图卡)、动物头饰、磁带、PPT、图画纸。三、教学过程:1、出示稻子实物或图卡,引出故事题目。 (1)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长出来的? (2)大家讨论,大胆发言,老师简要总结。 (3)师:在很久以前稻子是由一种动物送到人间来得,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想知道的话我们就来听听这个关于稻子的神话故事吧!2、幼儿听磁带《小黄狗来送稻》。提问:1)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后来人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这里面出现了那些神仙和动物? 3)他们都想出了什么方法帮助人们?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小黄狗来送稻》。 (1)根据挂图并观看 PPT 找到前面问题的答案。 (2)具体学习故事的意境和情节。4、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故事内容。(1)为什么人们会饿肚子?(2)天上的神仙想怎么帮助他们?(3)哪些动物同意帮助人们?他们有什么办法?(4)小黄狗是怎样帮助人们的?最后它成功了吗?5、帮助幼儿理解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1)老师引导幼儿想一想,以前是否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2)师:你们觉得小黄狗送稻子的方法怎样?假如你是小黄狗你有什么好办法?(3)师:除了故事里的动物,你们觉得还有那些动物能帮忙?(4)你们喜爱这些动物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5)引导幼儿想一想,以前是否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6.观看 PPT“学一学,认一认”。认读汉字“狗”、“羊”、“牛”、“鸡”、“猪”、“稻”。7、情景表演:《小黄狗来送稻》(1)幼儿通过讨论分组(在这个故事中正好有八个角色,我班正好有八名幼儿,各饰一个角色)。(2)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让幼儿模仿动物的表情和动物的声音,在趣味中学习。(3)评出一个最佳小演员,给予小红花奖励。8、延伸活动: (1)发下图画纸,请大家画一张感谢卡,送给想感谢的人。 (2)老师定一天为“热心助人日”幼儿在那天要尽力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