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上出口小面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由于 XXXX 工作面受旋转调面影响,工作面机尾段出现长度约 1.2m小面,同时下出口溜子道内约有 2 台支架,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作面旋转调面以及正常退采期间的出口顶板安全,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小面及出口处顶板使用单体配铰接顶梁支护,从支架切顶线处至煤壁,一梁一柱,切顶线老塘侧一梁两柱,靠近支架一排支护与支架距离不超过 500mm,原则上小面及上出口支护间距 600~800mm,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两侧支护距离可在 800mm~1.2m 之间。最后一台支架每刀上一棵 2m~3m 的半圆木,半圆木穿在支架上不少于 300mm,2.在遇顶板破裂、压力大时要加强支护,顶部用背板、半圆木、方木等接实,确保上出口小面处的顶板完整和安全畅通。出口抬棚支护单体初撑力不低于 90kN,且单体穿鞋并拴绳防倒。3.上出口小面及最后 2 台支架铺金属网,金属网下穿半圆木,防止撕网。金属网规格为:长×宽=4×1.6m、孔为 70×70mm 的菱形网。铺网方法:在支架顶梁上铺设金属网,走向铺网长,倾向铺网宽,铺设时走向连网长采纳无缝连接,联网采纳 14#镀锌铁丝隔孔双股联接或穿条连接,并将金属网与材料道顶板联为一体。4.上出口及小面处单体穿柱鞋,保证初撑力达到 90kN 以上。遇顶板不平或超高时,用方木或半圆木接平接实棚顶,背实后再用双楔梁;支柱要牢固有力,迎山角度为工作面顶板倾角的 1/6~1/8,在用超前单体使用联柱绳,要保证张紧,保持良好的直线度。5.每班由班长安排专人巡检两巷(包括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发现断梁、弯柱及时更换处理。假如发现巷道顶板压力大或顶板破裂时,及时汇报班长,由班长安排人员采纳 2m 或 3m 半圆木配合单体支柱套棚,一梁两或三柱。支设时木梁两端各留出 100mm。单体支柱一定要支在半圆木的正中位置,杜绝出现滚肩梁,升柱时不能挤断半圆木。6.单体支柱初撑力达到达规定要求,每班在交接班时对单体支柱补液一次,班中根据检查的情况随时补液。7.单体支柱活柱伸出长度不得小于 200mm,最大活柱伸出余量不小于 100mm,顶板较高时在柱帽上垫小背板,底板较软容易钻底时要在单体支柱下面垫柱鞋,保证钻底量不超过 100mm。1.当上出口出现小面时,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作面顺利推动,需要对上出口小面进行剥帮处理。剥帮进行前,对材料道下帮进行剪网处理,使用风镐从上向下进行剥帮,剥帮后使用单体配铰接顶梁,一梁一柱支护顶板,剥够一排,支护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