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5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2.1 负荷计算 2.1.1 负荷计算的目的 计算负荷是确定供电系统、选择变压器容量、电气设备、导线截面和仪表量程的依据,也是整定继电保护的重要数据。计算负荷确定的是否正确合理,直接影响到电器和导线的选择是否合理。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电器和导线截面选择过大,造成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浪费;如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又将使电器和导线运行时增加电能损耗,并产生过热,引起绝缘过早老化,甚至烧毁,以至发生事故。为此,正确进行负荷计算是供电设计的前提,也是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 2.1.2 负荷计算的方法 目前负荷计算常用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和利用系数法、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前两种方法在国内各电气设计单位的使用最为普遍。 1.需要系数法 适用范围: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太悬殊时,特别在确定车间和工厂的计算负荷时,宜于采纳。组成需要系数的同时系数和负荷系数都是平均的概念,若一个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相差过于悬殊,大容量设备的投入对计算负荷投入时的实际情况不符,出现不理想的结果。 2.二项式法 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少、有的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特别在确定干线和分支线的计算负荷时,宜于采纳。 3.利用系数法 通过平均负荷来求计算负荷,计算依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就算过程较为复杂。 4.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 适用于在工厂的初步设计中估算符合、在各类建筑的初步设计中估算照明负荷用。 根据计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我们选取需要系数法来计算负荷。 2.1.3 计算负荷的公式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的公式 有功(Kw) P= K·P (2-1) 无功(Kvar) Q= P·tanφ (2-2) 视在(KVA) S= (2-3) 电流 (A) = (2-4) 式中 K—— 该用电设备组的需用系数; P—— 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总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 P Q S—— 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和视在计算负荷(kW); U—— 额定电压(kW); tanφ —— 与运行功率因数角相对应的正切值; ——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电流(A); 2.1.4 负荷计算 1.染车间动力(AP103B) P= K·P= 67.5×0.75= 50.6Kw Q= P·tan(arccosφ) = 50.6×tan(arccos0.8) = 38.0 Kvar S= = 63.3 KVA 2.预缩力烘干机(AP104E) P= K·P= 50×0.7= 35.0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