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笔记22 小时前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进展的主体――老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育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养的老师队伍。而老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老师的师德,老师的师德决定了老师的素养,老师的素养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关键,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老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老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老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楚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损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进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育,没有留意心灵的沟通。二是老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老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治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动素养教育,提倡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阔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想讲以下几点: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进展的主体。老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老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老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爱好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临时的高分。我校有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着名的老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