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症状一、相关概念(术语)(一)意识、心理、精神是同义语。精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二)精神疾病(障碍)是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疾病。(三)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时的精神异常现象,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依据。1.精神症状是与患者的过去、同龄人、心理测验均数相比较而言。2.精神症状的“异常”与“正常”交错在一起,随病程(或演变)而变化。3.确定精神症状,首先要区分是人格特征还是症状表现。4.区分一般精神症状还是精神病症状(有社会功能、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的障碍)。5.区分是原发还是继发。6.区分“机能性”还是“器质性” 。7.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8.学习症状学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病人内心体验,用日常用语尽可能地精确描述。(四)社会功能包括:1.日常生活能力;2.工作、学习、业余活动能力;3.社交能力;4.遵守规则的能力。(五)自知力的核心是对自身疾病的自省力(病感及推断性认知能力)。(六)预后1.症状缓解与不完全缓解;2.症状的复发与恶化。3.缓解的标准:① 症状消逝程度;② 自知力恢复程度;③ 社会功能恢复程度;④ 与病前人格相比有否变化。(七)起病形式1.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二周,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日。2.亚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三个月,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3.慢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通常只能说清起病的年份。(八)病程1.进行性的,分波动性和持续性进行的,如精神分裂症。2.非进行性的,如神经症。3.迁延性的,如老年人的躁狂或抑郁持续二年以上。4.间歇发作性的,如双相障碍。5.特别的病程,如 CO 中毒的清明期、创伤后应激反应、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阶梯性病程。二、幻觉(一)概念与分类1.幻觉:即虚幻的知觉,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2.按不同的感官可分为听、视、嗅、味、触、内脏性及运动性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二)幻觉与知觉、表象的比较知觉表象真性幻觉假性幻觉当时有无客观刺激作用于感官有无无无映像的清楚、鲜亮和生动程度高低高高或中度当事人是否感到映像是自己意志的产物否是否否映像来源有无明确的定位有无有无假性幻觉与真性幻觉的主要区别是病人不能体验到映像的来源有明确的定位。(三)有特别意义的幻觉1.争议性幻听;病人听到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说话声,它们意见分歧,似乎在争辩。2.评论性幻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