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1 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及基本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持续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培训、训练或演习应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应急救援培训、训练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应急培训、训练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引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2 应急培训2.1 应急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之前,首先要对应急救援系统各层次和岗位人员进行工作和任务分析,根据培训者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该应急岗位的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制定一个“工作/任务摘要”,这样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和培训后受训者希望的效果。工作/任务摘要简表的基本格式应该包括下述内容:(1)使命:岗位的总体目标;(2)重要职责:按职责对工作全面说明;(3)任务:每项职责下要履行的各种任务;(4)任务说明:明确说明责任人该如何去做;(5)小组与个人:个人执行任务和小组执行任务之间的区别。由于我国对应急救援的讨论较晚,对公民的宣贯教育不够,导致在突发状况时,因为不知如何应对,产生恐惧心理,造成非必要的生命损失,这方面的教训是惨痛的。发达国家对应急救援知识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我国的成人对这些知识都知之甚少。关键在于人的素养,而人的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大力开展。通过各种途径,采纳各种方式,大力在公民中普及应急救援知识,提升公民的危机意识,增强公民的应急救援能力,并通过一定的专业指导,训练出一定数量级的具备救援能力的公民,在灾害发生时,担当义务抢救队员的任务。2.2 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计划应急培训课程应根据专项培训目标而制定。所有授课内容应以培训目标作为主要决策基础。培训者应该确定授课方法,例如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和考试等授课方法。根据效能标准和评估准则培训者应该制定合适的测试方法,应该规定出使考试与实际应急工作一致性和相关性的必要的原则和要求。所有培训内容都应该进行考试。培训者应该系统分析测试结果,给受训者有效的反馈。这种分析不仅帮助改善受训者的缺陷,它也帮助培训者辨识出培训计划缺点以便改善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