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过去 20 年,随着对心肌病认识的不断进步和深化,心肌病的定义得 到了多次修订,早期理解为与心肌功能障碍有关的心肌疾患,逐渐进展到 必须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等其他病因,进而将心电障碍也涵盖在 定义中[1]。超声心动图、心脏览 及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在心肌病的形态与功 能、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然而上述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局 限性,如电离辐射、有创以及缺乏风险预测等。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MR)通过多参 数、多平面、多序列成像可同时对心脏的解剖结构、运动功能、血流灌注 和组织特性进行"一站式"评估,在心肌病病因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推断 上具有独特价值,已成为心肌病最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手段[2]。尽管发达国家 CMR 在心肌病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各种新的序列技 术及临床讨论成果日新月异,但国内 CMR 进展仍受到设备投入、技术规 范、专业人才及临床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广泛应用。为发挥 CMR 的优势,便于医疗人员加深对心肌病诊治领域新技术的 认识,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共同组织并邀请国内心血管及心血管 影像专业临床专家,经前期咨询、反复讨论、共同起草、多次修改并最终 完成国内首个心肌病CMR 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本专家组编写此共识主要目的:(1)总结国内 CMR 的临床应用经验和 讨论成果,并结合国际上 CMR 的重要临床讨论和指南,提出适合我国国 情的心肌病CMR 临床应用建议;(2)制定心肌病 CMR 检查法律规范化操作方 案,便于有条件开展 CMR 检查的医疗机构参照借鉴;(3)推动我国 CMR 的科学讨论和临床应用,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心肌病 CMR 检查流程一、患者准备1. 确定无磁共振检查禁忌证:起搏器或植入式复律除颤器(ICD)仍是 CMR 检查的绝对禁忌证;体内铁磁性物体植入,但目前大部分冠状动脉 支架系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在 CMR 检查中是安全的,其他金属性植入 物需咨询或核对该具体金属性物质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安全性;慢性肾病 4 期或 5 期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30 ml min 1 1.73 m 2)禁用含钆对比 剂,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肝病患者由于可能产生肾原性纤维化的危险也 不宜使用;幽闭恐惧症。2.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消除其恐惧心理,保证患者能顺利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