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之我见在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多次调查中发现,依旧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广阔老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充分保障。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下述几方面。一、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1、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多年以来就是这么过的,也没有出什么大问题”。有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有些学校虽然有专人负责,但管理工作运转不力,流于形式。表现为未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没有配备专门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没有建立完善的食堂规章管理制度或者是根本没有落实已经制定的规章管理制度。(二)学校食堂基本上不是由学校直接经营,而是承包给私人,且经营者多数为教员工家属;更有甚者,负责管理学校食堂(后勤)的人员和承包人竟有是一家人的,如龙华某学校。多数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存在碍于情面不好管理、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三)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差,布局不合理。第一个是由于屏山为国贫县,财政十分艰难,对当中的投入非常有限;第二个是因修建向家坝电站,沿江乡镇停建,致使大部分学校食堂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布局不合理,与学生集中用餐人数不相适应,如新发乡中学食堂、新安镇中学食堂、楼东乡中学食堂、原大桥中学食堂等。由于食堂小,操作间没有功能分区或分区不明显,地面脏、潮湿,无专用洗菜池、洗肉池、“一洗二清三消毒”专用池等,无卫生标识或标识不全,冰箱内生熟食品混放,个别食堂甚至没有用于冷藏保鲜的设备。(四)存在无证现象。第一个是部分食堂无《卫生许可证》而经营。第二个是食堂从业人员有的未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无《卫生许可证》是上述原因造成食堂基础条件差,达不到《卫生许可证》发放要求,卫生监督部门不予发证而学校又有数量较多的学生因家与学校距离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故存在无证经营行为。无健康证者多数为承包人食品卫生意识不强,对帮工持证情况不了解,有的从未参加健康体检,加之所请的临时工流动性大,人员更换频繁,从而不能达到全部持有效健康证上岗。(五)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意识差,卫生知识缺乏。虽然每年县卫生监督所和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组织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但一般都只针对承包人本身,承包人又不对聘请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之所聘人员基原来自农村,卫生意识、卫生习惯都很差,导致食物制作操作不法律规范。(六)有的学校食堂没有严格执行大宗食品(粮、油、肉)定点采购和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