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件写作培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奇的事实,鲜亮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那么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开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制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表达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奇、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亮地、锐利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答复,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排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排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怀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假如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到达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沉重,不堪重负。 如为了迎接北京 xx 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群众化,口语化。 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