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ppt课件目录CONTENCT•妇产科学概述•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生理与诊断•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防治•分娩期并发症防治•产褥期疾病防治01妇产科学概述定义特点定义与特点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涉及女性生殖系统的全面医疗照护,关注女性生殖健康与疾病防治。从古代接生婆的经验传承到现代专业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妇产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历程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妇产科学在女性生殖健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状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对象女性生殖系统及其相关疾病。研究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药理、免疫、遗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同时,还涉及女性生殖健康保健、优生优育、生殖内分泌、生殖免疫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研究对象与内容02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0102030405阴阜皮肤隆起的部分,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大阴唇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皮下脂肪丰富,外伤后易形成血肿。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薄而小的皮肤皱襞,表面光滑无毛,富含神经末梢。阴蒂由海绵体组织构成,与男子阴茎相似,富含血管和神经。阴道前庭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包括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和处女膜。外生殖器01020304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内生殖器输送卵子的管道,也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的场所。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性交器官、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动脉静脉淋巴神经血管、淋巴及神经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为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动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数量较动脉多,管壁较薄,容易受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外生殖器的淋巴汇入腹股沟淋巴结和髂淋巴结,内生殖器的淋巴汇入髂淋巴结和腰淋巴结。女性生殖系统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由骶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是躯干与下肢的连接部分,也是胎儿娩出的必经通道。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骨盆与骨盆底骨盆底骨盆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卵巢具有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其周期性变化包括卵泡发育和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退化等过程。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控卵巢功能。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调节系统,维持着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03妊娠生理与诊断受精过程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桑葚胚,后进入子宫腔。桑葚胚在子宫腔内继续发育,形成早期囊胚,后着床于子宫内膜。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80%80%100%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从受精卵形成到第8周末的发育过程,胚胎逐渐具备人形,各器官系统开始形成。从第9周开始到分娩,胎儿各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胎儿通过脐带和母体子宫动脉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营养和氧气,排出废物。胚胎发育特征胎儿发育特征胎儿生理特点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具有营养、代谢、防御和合成功能。胎盘包括绒毛膜和羊膜,对胎儿起保护作用,并参与羊水的形成与吸收。胎膜通过肚脐连接母体和子宫内的胎儿,组成了母体内的子宫动脉、静脉和胎儿体内的动脉、静脉的交通支。脐带为胎儿提供恒温恒压的生长环境,并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羊水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生殖系统变化乳房变化循环系统变化消化系统变化妊娠期母体变化01020304子宫增大、变软,阴道黏膜变软充血水肿呈紫蓝色等。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孕妇自觉乳房发胀是妊娠早期的常见表现。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变化、静脉压增高。早孕反应、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致上腹部饱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