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制度 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确定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特制定本单位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制度 。 一、档案实体的安全管理档案部门要对拟数字化的档案进行涉密性、完整性、有序性及档案实体与目录的一致性检查。涉密档案要予以筛除,档案实体破损、残缺的要进行登记和处理,档案实体与文件目录不对应的要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标示。档案数字化加工不得损毁档案,出现档案损毁的,需按有关规定进行修复和登记。需要拆装档案时,应尽可能地保持档案原貌。正在进行数字化加工的档案必须每天入库,不得在加工工位上留存过夜,加工完毕的档案要及时入库。 二、数字化场所的安全管理档案数字化必须指定专门的数字化工作场所,应在指定的安全场地内开展工作。数字化加工场所应符合防盗、防火、防尘、防水、防潮、防高温、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有害生物、防污染等安全管理要求。数字化加工场所应配备满足安全管理需要的视频监控设备,确保档案暂存处、数字化加工工位、服务器、数据导出端及门窗等无监控死角;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档案部门专人负责,数字化加工场所如设于档案部门之外的,档案部门应定期检查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服务机构应将视频监控数据移交档案部门保存;视频监控数据自产生之日起保存不少于 6 个月;档案部门应定期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回放检查,在删除视频监控数据之前,要留存视频回放安全检查记录。数字化加工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并满足工作需要的档案装具,用于分别存放待数字化处理和已数字化处理的档案。档案部门和数字化服务机构应指定有关人员常常对数字化加工场所进行巡查,确保有关数字化加工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法律规范得到切实贯彻和执行。数字化服务机构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和必要的上岗培训,并与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明确规定工作人员不得阅读、摘抄、外泄档案内容和其他安全保密责任、义务。安全保密协议应报送档案部门备案。 三、数字化加工设备、网络环境与数据载体的安全管理档案数字化加工使用的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必须采纳技术手段或专业物理设备封闭所有不必要的信息输出装置或端口,如 USB 接口、红外线、蓝牙、SCSI 接口、光驱接口等,封闭的装置或端口要定期进行检查。除必要的操作系统、杀毒软件、加工软件和第三方安全管理软件外 ,档案数字化加工计算机不允许安装任何与加工无关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