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论读书笔记 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5】 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的结合。【6】 正义即是应用于社会制度时的正当。【10】 无知之幕的假设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全体一致的契约。【12】三 道德的进展过程:权威的道德——社团的道德——原则的道德。【18】四 契约论一般以自然法的某些概念为基础,所谓自然法,实际是一种运用理性去发现的、有关人类权利和社会正义,被认为是高于“实在法”的普遍适用的一套价值体系。契约论的主要特征主要在于它的理性主义和对道德或说正义的强调。【21】序言 我一直试图做的就是进一步概括洛克、卢梭和康德所代表的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使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抽象水平。【2】第一篇 理论第一章 作为公平的正义1.正义的作用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可能逾越。【3】 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4】 一种公开的正义观,正是它构成了一个组织良好的人类联合体的基本条件。【5】 在某些制度中,当对基本权利和义务对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作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法律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益的冲突要求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5】2.正义的主题 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使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7】 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7】 一种社会正义观将在一开始就被视作是为确定社会基本结构中的分配而提供的一个标准。【9】3.正义论的主要观念 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原则正是原初契约的目标。【11】 在作为公平的正义中,平等的原初状态相应于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中的自然状态。【12】 正义的原则是在一种无知之幕后被选择的。原初状态是恰当的最初状况,因而它在那里达到的基本契约是公平的。【12】 “作为公平的正义”这一名称的性质:它示意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初状态中被一致同意的。【12】 作为公平的正义还有一个特征,它把处在原初状态中的各方设想为是有理性和相互冷淡的。【13】 处在原初状态的人将选择两个相当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