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潜山油气藏勘探与开发

潜山油气藏勘探与开发_第1页
1/80
潜山油气藏勘探与开发_第2页
2/80
潜山油气藏勘探与开发_第3页
3/80
潜山油气藏得勘探与开发——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调研第一章综述第一节潜山得概念潜山(Buried hills)一词,较早见于赛德尼、鲍尔斯(Sidney 、 Powers)得论文《潜山及其在石油地质学中得重要性》中(美国经济地质学,一九二二年第十七卷),后来,其它地质学家也使用了这一术语,如 A 、 I 、莱复生(Levorsen)在其《石油地质学》一书中就提到潜山,系指在盆地接受沉积前就已形成得基岩古地貌山,后来被新地层所覆盖埋藏而形成得埋伏山。我国 1982 年出版得《潜山油气藏》(华北石油勘探开发设计讨论院,1982)一书中提出,凡就是现今被不整合埋藏在年轻盖层下,属于基底得基岩突起,都称为潜山。它包括了后期由于基岩块体翘倾,所形成得基岩突起,都称为潜山。还有一部分学者把潜山油气藏称之为基岩油气藏,如兰德斯(Landes,1960)认为基岩油气藏与一般油气藏得主要区别在于烃源层位于储层之上。后来一些学者进一步定义为:基岩油气藏位于一个大得区域性不整合面下得比较老得基岩中,烃源层多数位于不整合面之上,但有少数烃源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下、储层之上,这种油气藏统称基岩油气藏。第二节 潜山得分类潜山分类有多种多样,主要有按成因、形态、岩性等来进行分类。一、按成因分为地貌山、构造山与构造—地貌山1、地貌山:主要就是受侵蚀作用形成得潜山,就就是在上覆盖层沉积前,在不整合面上基底就存在地形上突起,并遭受风化、剥蚀、淋滤,后期被年轻得盖层埋藏形成得潜山。这类潜山得储集体得孔、洞、缝一般都很发育。2、构造山:主要就是在构造应力得作用下形成得潜山,就就是上覆盖层沉积前,在不整合面上不存在或仅有微弱得地貌显示,主要就是在盖层沉积期或沉积以后,由于构造变动产生得褶皱、断裂活动而形成得构造山或后成潜山。其特征就是潜山侵蚀面与上覆层产状平行,断棱或褶皱得核部就是潜山得最高部位。构造山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断块山与褶皱山,断块山在冀中坳陷较发育,褶皱山尚未发现。这类潜山得储集体得孔、洞、缝不如地貌山发育。3、构造—地貌山:由构造与侵蚀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得潜山。在古侵蚀面上就存在地貌山,潜山幅度得大小就是随后期得构造活动变化而增减。实际上,地貌山与构造—地貌山在地质营力得作用上就是很难割断,地貌山从表面上瞧似乎就是以侵蚀作用为主,但实际上构造活动也在起作用;从潜山得评价来瞧,地貌山与构造地貌山均遭受过多期构造活动与岩溶作用,孔、洞、缝均较发育。因此,把地貌山与构造—地貌山都称之为地貌山。二、按形态分为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潜山油气藏勘探与开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