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1 煤矿生产中粉尘的产生与分类1.1 煤矿粉尘的产生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它是在矿井生产如钻眼、爆破、切割、装载、落煤及运输和提升过程当中,因煤岩被破裂而产生的。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及采掘方法、作业方式、通风情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粉尘的生成量有特别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粉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 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 5%—10%;其他作业点占 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1.2 煤矿粉尘的分类粉尘按其成分可分为岩尘、煤尘等多种无机粉尘外,尚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1.2.1 按矿尘粒径划分(1)粗尘。粉尘粒径大于 40μm,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颗粒,在空气中极易沉降。(2)细尘。粒径为 10μm—40μm,肉眼可见,在静止空气中作加速沉降。(3)微尘。粒径为 0.25μm—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静止空气中作等速沉降。(4)超微尘。粉径为 0.25μm,要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在空气中作扩散运动状。1.2.2 按矿尘存在状态划分 (1)浮游粉尘。悬浮于矿井内空气中的粉尘,简称浮尘。 (2)沉积粉尘。从矿内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粉尘,简称落尘。 浮尘和落尘在不同环境下可以互相转化。浮尘在空气中飞扬的时间与尘粒的大小、重量、形式等有关,还与空气的湿度、风速等大气参数有关。1.2.3 按矿尘粒径组成范围划分(1)全尘(总粉尘)。各种粒经的矿尘之和。对于煤尘,常指粒径为 1μm 以下的尘数。(2) 呼吸性粉尘。主要指粒径在 5μm 以下的微细尘粒,它能通过人体上呼吸道进入肺区,导致肺病,对人体危害甚大。2 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按其理化性质主要分为对人体的危害和粉尘爆炸性危害两类。2.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假如人体肺部长期吸入大量的粉尘,就可能患尘肺病。煤矿生产中,尘肺病因吸入粉尘成分不同,可造成三种主要病症。吸入游离的二氧化硅(SIO2)含量较高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病是矽肺病,病患多集中于长期从事掘进线上的工人;吸入煤尘和含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矽肺病,病患多为掘进和采煤混合工种的工人;第三类是长期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医学称煤肺病,病患为长期从事采煤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