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智能化-监管必须精细化

生产智能化-监管必须精细化_第1页
1/4
生产智能化-监管必须精细化_第2页
2/4
生产智能化-监管必须精细化_第3页
3/4
生产智能化,监管必须精细化智能化自动化=安全本质化?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是不是等于安全本质化有了保障,可以高枕无忧?当然不是。轮胎生产专家邓京的“压力特别大”,并非多余。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城乡运转高速度、人财高密度、设备大型化和工艺复杂化等,事故成因更加复杂。据统计,2025 年至 2025 年,全国共发生重特大事故 220 起,其中因工艺、技术、设备、材料缺陷导致的有 102 起,占总数的 46.3%。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以下简称“五新”),更是增加了事故成因的数量,使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断出现。国办出台的《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5—2025 年)》,均就此提出了警告。近几年以来发生的一些事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025 年 8 月 22日,山东润兴化工 XXXX 有限公司己二腈分离器在试生产 2 天后,爆炸着火,致 1 死 9 伤。山东滨源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滨源化学新设备也是紧急上马,违规投料调试,发生事故。事前,当地政府曾一再告诫企业不得从事试生产作业。“五新”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在安全生产方面,对人(包括监管者、管理者、操作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五新”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会使企业的生产系统更加复杂、风险更高,还会在短期内使社会事故防控系统更脆弱,并使事故放大、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明显增强。上述脆弱性、复杂性,无法在一般性的法规条文中得以体现,无法据此对监管部门进行普遍性与特别性兼容的指导,更无法对企业运营和安全管理提出具体性的要求,但却是现实中的威胁,且经济越进展,危险离我们可能越近。很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的人甚至盲目乐观,片面以为“五新”就意味着安全可靠,除患就是加大投资、拆旧立新,因此拒绝系统识别风险、排查隐患,当然就无法实行相应的防范及应对措施,这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反思。单一靠应用推广“五新”,还不足以保障安全,甚至可能因此产生新的、想不到的风险或隐患。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应该运用系统安全的思想,从“五新”的研发、引入、应用、培训、监管、应急等各个方面、环节加强评估,综合考虑、辨识风险,并实行相对应的措施。观点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产智能化-监管必须精细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