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生考试信息一、获得新的招生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假如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尽快和学校联系,获得新招生信息,并最后确定下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获得有关专业方面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1.招生简章。一般在 7-8 月份出,由各个学校的讨论生招生主管部门(讨论生院和讨论生处)公布。上面会列出:招生单位名称、代码、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 、招生的专业人数(有的以系所、院、中心等整个具体招生单位为单位,有的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导师(有的不刊载,多属于集体培育);有的还会列出委培、自费等人数,但保送、保留学籍的名额一般不列出来(但这关于考生却是非常关键的信息)、考试科目、使用的参照书。 2.系办印发的说明。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够,应付考生不停地打 询问一些有关信息,有的招生单位(一般都是具体的招生单位如系、院、所和中心等)特别公布一些说明,比如:历年报名人数、录用人数、录用比例、录用分数、参照书目等等。 3.导师。能和导师联系上,得到他的一两点指点,无疑会如虎添翼。但这并不容易,因为导师一般都很忙,即使联系上也要注意打交道的方式。 4.在读讨论生。和导师相比,在读讨论生要好找一些,能提供的信息也要更"有用',说的话更实在一些。 5.各种平面媒体刊载的考研信息。 6.网站。现在有很多考研的网站,能提供很多信息 二、考研的整个程序有哪些 1.与学校联系,确定具体的学校、专业,获得具体的考试信息 假如确定了要考研,确定了要报考的大致学校和专业范围后,要和学校联系,获得新的招生信息,要及时把握新的学校里的动态。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 2.先期准备 获得了充分的专业课信息后,找到了完备的复习资料后,就该踏实看书复习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旦确定了目标,便要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复习中。复习中,一定要踏踏实实,认仔细真。 3.报名 报名时间一般在 11 月,这几年都是 10-14 号。在校生报名时由学校统一报名。在职人员报名一般在地市一级教委的高招办或者报考的学校,也可以异地报名,即因为出差等原因在外地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填报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可以填两个: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讨论生考试的专业课试题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命题,考生要按报第一志愿的试题来考试。 4.初试 初试一般在 1、2 月份的春节前 1、2 个星期。考试要继续 2 天,进行 4 门考试,每门考试 3 个小时,考试地点一般在地市一...